背景:
阅读新闻

世界现代陶瓷艺术漫谈

[日期:2009-03-06]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字体: ]

    今天,我们在对世界现代陶瓷发展史作简略回顾时,可以清晰地发现本世纪以来风起云涌的现代美术运动、风格、思潮对陶瓷艺术发展的诸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陶瓷艺术甚至作为世界现代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并伴随着各种美术运动的兴衰变迁。
  在西方有一个被普通认同的观点,即现代陶瓷艺术(美国称为当代陶瓷艺术)①形式的表达起始于1954年——以彼得·沃克思自1954年起受聘任教于洛杉及矶县立美术学院(后改名为奥蒂斯美术学院)并启动被后人所称道的“奥蒂斯革命”为标志。沃克思受当时的抽象表现主义和行为画派的影响,尝试并实践一种完全抛弃传统形式的制陶方式和审美,以放任、偶发、自由的形式充分体现粘土的率性表现及展示艺术家情感观念的新风格。他以这种全新的创作方式和作品风格融合李基和滨田庄司的哲学主张和审美及行为派画家的表现方式,他的这种风格被史学界划为抽象表现主义。受他的影响并与之一起创作的陶瓷艺术家还有鲁迪·奥帝欧、安纳森、保罗·苏特纳、约翰·梅森、凯·布瑞斯、鲁斯曼、福瑞姆克斯等,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掀开了美国现代陶瓷艺术的新篇章。与此同时,在东方的日本,以八木一夫为首的日本现代陶瓷艺术的旗手们,也不约而同地进行着全新陶瓷艺术的实践。同样是1954年八木一夫的《萨姆萨先生的散步》问世,在陶瓷艺术界引起震动,其后走泥社的成员铃木治、山田光等人也纷纷走向了远离陶瓷功能的实用性,转而创作纯粹造型的前卫风格的作品。

  除美、日外,如果我们再把眼光转向欧洲,我们会很快发现,英国的瑞·露西(生于奥地利)、达克沃斯(生于德国后去美国)、考帕汉斯(生于德国)等,虽然没有像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和日本的纯粹形式的前卫风格那样一下离传统太远,但他们自30年代以后的诸多作品,较明晰地传达着这样一种信息,那就是作品中丰富的内涵意义和情感内容远远超越了其造型的实用功能,作品的形态也因艺术家极富才情的创造使之具有了全新的审美理念,而这正是现代陶瓷艺术的美学追求。

  “二战”期间和“二战”结束后,画家、雕塑家、陶瓷艺术家的迁移和流动形成了不同艺术风格的交流和扩展,其影响深远,并日益缩短地域性差异。这之后的60年代继抽象表现主义之后,以安纳森为代表的怪怖艺术风格,受当时的波普和超现实王义的影响而日益引起人的关注。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极限主义风格也开始兴盛,70年代的超写实主义的发展,装置风格的尝试和新浪漫抒情风格的流行。80年代似乎并无主导的风格和潮流,而是更加趋向多元和自由,如果非要找出比较流行的主要倾向,恐怕要数浓郁的怀旧情结了。80年代是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绝大部分风格和形式都可以在那个时代找到发展的源头和轨迹。陶瓷艺术走进公共环境。并得到极大的普及。各种展览、刊物、书籍和交流不再存有障碍,促进了世界性陶瓷艺术热的升温。90年代的综合风格是世界现代陶瓷艺术的主导地位,艺术家在更加注重个体经验和个人风格树立的同时,又开始更多地考虑与社会、环境的融合,更加关注人性和心理的问题。以往的陶瓷艺术发展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的繁荣和异彩纷呈。

  纵观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过程,美、日作为东西两地的代表性国家,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英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荷兰及东欧各国等都是极重要和不容忽视的。美国现代陶瓷艺术素以风格多变和激情表现著称,与现代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日本陶瓷艺术则更多是在传统和创新中寻找平衡点,但绝不放弃任何创新发展的途径;英国的陶瓷艺术具有折衷主义和怀旧情绪,加拿大的北美风格与美国具有很深的渊源,意大利浓郁的艺术家氛围使陶瓷艺术也极具自信和表现色彩;西班牙的创造和激情,大师辈出的国度使一切成为可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多元与抒情;法国的浪漫寓意;德国的严谨内敛和极富强力的表现让人不容忽视;荷兰较少抽象表现,但富含设计语言;东欧的陶瓷艺术丰富多样,远离小巧、媚俗,突显凝重大气……相比之下,非洲、南美、南亚等地区和国家的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则比较滞后。

  世界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除上述风格流派外,还有许多风格语言并无明显的年代起始,而是伴随着整个现代陶瓷艺术史的发展而发展。如容器造型的创新;装饰手法;具象风格;浪漫抒情风格;理性主义色彩;象征风格和设计语言等。容器造型的创新,无论是日本、英国,还是加拿大、美国都没有间断过,虽非轰轰烈烈,却绝非冷落寂寞。装饰手法更是持久强劲,除中国、日本这样的传统装饰大国外,美国、英国、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等现代陶瓷艺术运动较发达的国家也是名家辈出,影响深远。还有设计语言的运用更是贯穿整个现代陶瓷艺术发展史,无论是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陶瓷艺术家,还是日本的“前卫”陶瓷艺术的旗手们,都或多或少地可以看出作品中的设计语言色彩,更不要说极限主义、波普、装饰风格和容器性作品了。

  现将各时期主要的风格和流派作一简单归类和介绍:

1.抽象表现主义
2.怪怖艺术风格
3.波普风格
4.极限主义
5.象征表现风格
6.理性象征风格
7.容器造型的新生
8.浪漫抒情风格
9.装饰风格
10.具象风格
11.超写实主义
12.陶瓷艺术与建筑和环境艺术的融合
13.装置风格
14.自由多元的艺术风格
  以上这些流派和风格是无法真正概括整个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脉络和状态的,好在本画册并非一本理论著作。近千幅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们的精彩作品是对辞不达意或风格归类不足的补充和完善,相信丰富的视觉语言更能直接准确地为读者勾划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概貌。随着现代陶瓷艺术的世界性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加深,今后用简单明晰的语言和审美风格来形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将越来越困难。世界大同与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国家、民族、传统和现代等概念越来越丧失其原有的界定意义。陶瓷艺术走向边缘性和多元化现在已见端倪并呈日渐明朗和普及态势。
--------------------------------------------------------------------------------

陶瓷工艺的传统与现代
  人类制作陶瓷的历史相当久远,可说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技术之一,从世界各地出土的先民遗物中可以观察出:人类最早制作的土器中,除了部份土偶作为祭祀或陪葬用品外,其余大多作为日常生活烹煮食物、贮存或盛装食品之用。

  由于陶瓷制作中,用来成形的粘土原料易于取得,又因粘土具有丰富的可塑性,能轻易做出各种造形,较木材、岩石更易于做出中空的容器;同时,用粘土烧制成的陶器,其重量适中,易于持用或搬动;并且可供盛水及耐火之烘烤,所以这些土制器皿,从居有定所的农耕时化开始,便逐渐变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具了。

  随着人类生活的改善,以及宗教、风俗习惯的形式,人类在陶制器具的造形与表面的修饰上,增加了许多使用功能以外的加饰处理,于是陶制器具除了实用的功能外,更表现出美观与抚慰精神的作用,陶瓷工艺也就在这人类的生活与精神需求中丰富起来。

  陶瓷工艺随着不同地区文化与生活习性的需求,而产生不同的陶瓷艺术风格,虽然在人类历史上,东西方的陶瓷艺术文化曾有过多次大规模的交流纪录,彼此的陶瓷艺术发展也都受到交流的影响而在造形、彩釉及制作技术上有所改变,但是,经过时间的累积,这些外来的影响最后还是融入本身的陶瓷艺术文化之中。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为了开拓国人视野,促进文化交流,拓展国际关系,以迈向国际化的途径,特举办「台北国际传统工艺展」,希望借着各国传统工艺作品的展出,增进对其他国家与族群文化艺术的认识,并蕴育健全的世界观。尤其更可透过传统工艺的交流,提升国内工艺水准,而陶瓷工艺的交流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

现代陶瓷艺术
  陶瓷是我国重要的工艺制作之一,早在史前的石器时代,就已有土器的制作,尤其史前的彩陶,形式种类繁多,装饰技法与样式丰富多样,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绘画发展的起源。就我国历代所留存下来的文物中,可以明显地看出:陶瓷不但在我国工艺制作技术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物。尤其长久以来,在历代陶瓷艺术工匠的钻研精制之下,创造出许多杰出的陶瓷器物,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陶瓷除了用于实用器皿的制作外,在今日也已发展为艺术创作的一个项目,并且成为现代艺术创作中,重要的创作媒体之一。现代陶瓷艺术的兴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的,至今不过四十余年的历史。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一般说来可分为实用陶瓷器的制作与纯粹造形表现的陶塑制作两大类。实用的陶瓷器除了实际使用上的机能要求外,在造形与柚色上则强调作者的自我风格。而纯造形表现的陶塑制作,除了造形、釉彩、质感必须符合美学要素外,作者的意念表达也必须十分明确。然而,由于现代陶瓷艺术由实用器物的工艺制作,发展成以抒发个人意念与情感的造形表现,其间是有相当大的本质差异。所以,习惯于以传统实用的角度,来欣赏陶瓷艺术者,经常无法理解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真正意义,因而造成对现代陶瓷艺术的错误见解。

  首先从实用陶瓷器的制作方面谈起:艺术创作贵在个人风格的表现,所以在台湾目前的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有不少作家虽然仍然依循传统的陶瓷器造形与釉色,继续从事创作,但是在作品的造形与釉色的微妙变化上,作者十分强调个人的特色及情感的呈现。以垃坏成形的花瓶造形为例,避可以看到许多充满个人风格的作品吴让农的缩釉瓶足为人熟知的作品,他以稳健、熟练的垃坏技巧制作出工整端庄的坏体,并刻意留下明显的拉坏指痕,而在作品中缩釉釉缝之间的露胎上清楚地呈现出来,成为缩釉的背景,使坏体与缩釉之间产生鲜明的对比。

  在现代陶瓷艺术中,除了常见之拉坏成形器物表现外,以土板成形的方式做出器物造形的作品,也颇为常见,如高淑惠的土板成形陶壶、化器,充分利用陶板柔软特性接合成形,并在单纯的造形上施以朴质的釉色,作品简洁大力。杨文宾的陶罐、陶盒、陶瓶系列作品,则充分利用陶板的张力,做出饱满膨胀的器物造形,再以深色的胚体与蓝绿色釉互为对比,使作品具有沉静、清雅的气质。另外,洪振福的方形花瓶、林清河的多日方瓶、陈仁智的梯形斜肩瓶…等,这些作品都在土板成形的自由造形中,注入相当强烈的个人风采。

  另一方面,以「实用」的观念出发,而作品实际「使用」的可能性不大,甚或足完全无法使用的「器物」造形作品,这类作品常综合器物的「实用」要素,却做出非实用的造形,借着人们对「实用器物」的固有概念,造成「概念」与「实际.的相互矛盾。例如:杨作中的几何造形茶壶、范姜明道的乎面陶瓶系列作品、林振龙的变形茶壶系列作品…等,都是依循茶壶的既有要素,做出不适用或根本无法使用的茶壶。作者的目的除了是要在造形表现上凸显自己的特殊看法外,还重要的足:唤起人们对固有概念的反省与再认识。这在现代艺术中,也是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造型表现中,单纯的几何造形在视觉上往往造成强烈的印象,尤其是当光线投射在这类作品土时,所造成的光影变换是极为丰富多变的,所以雕塑家常利用单纯的几何造形创作作品。在现代陶瓷艺术表现上亦复如是;陶瓷艺术家常利用陶瓷材料的特有质感与釉而,增进造形上的光影效果。同时,也利用这种光影变化,揉台视觉的惯性,在作品上呈现矛盾的错觉现象,使作品在三次元空间中产生视觉幻象。这种结合材料特性与色彩效果的造形创作,足现代陶瓷艺术表现上的一人特色。

  在传统陶瓷艺术制作上,陶瓷器皿本身就已具有内外空间关系的特质。如开口较小的瓶、罐类陶瓷器,其内部空间是隐藏在器体的内部,并在开口的部份与外部空间相连接。而开口较大的盘、碗类器皿,则其内外空间虽无明显分界,但是却依然存在着。因此,现代陶瓷艺术作家若以器皿为创作表现主题时,作品上口缘的变化及开口的形式,使成为表现内、外空间意义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艺术表现中,超写实也是常运用的技法之一。陶瓷材料由于具有丰富的可塑性,可做出许多质感变化,同时可涂施釉彩,增加色彩效果,所以能唯妙唯肖地仿造出其它材料的质感与色泽。因此,利用写实表现的方式,用陶瓷材料制作出其它材质的「物品」,也是陶瓷艺术家常采用的表现守法之一,作者借着视觉触觉与固有概念之问的矛盾,来凸显被仿制「物品」的存在意义,以及从该「物品」所衍生出来的各种问题。如陈景亮以枯木或腐朽木板为描写主题的陶壶制作,是以粘土的可塑性比现出细致的木材质感。叶文则是利用柔滑的釉色表现植物的自然姿态。在中国传统宜兴茶壶的制作上,就常以这种写实表现的方式制作茶壶。但足,在工艺制作上的为实表现,与现代艺术创作中作者「以物喻物」的表现守法,其本质是不同的。

  陶瓷材料取自大白然的土石,材料本身使具有许多面貌与自然特质,由于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来自自然的土石原本对人就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因此,陶瓷艺术家在利用陶瓷材料制作器皿与表现造型之余,对于陶瓷材料本质的探讨,也怀着极大的兴趣。台湾现代陶瓷艺术作家中,有不少足以这方面的探讨,做为作品表现的一种方式。陶瓷材料的原始、其实面貌,固然可显示出自然现象的神奇与多变,但是最重要的莫过于是陶瓷艺术家本身欲透过这些材料的原始面貌,叙述出自己对材料的诠释,及自己与材料之间可及与不可及的部分,而从自己与材料的接触中,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微妙关系。

  以陶瓷材料的材质与塑性,虽然可以仿制出其它材质的质感,但是仍然有许多材质特性如色泽、量感、透明度、柔软度…等,都是陶瓷材料不易表现的部分。因此,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常选用异质的素材,来强调不同材质问的差异与冲突性。就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言以陶瓷材料仿制其它异质材料的质感或形态,其主要目的在于凸显「陶瓷」材料的可能性,同时也是作者本身描写能力的一种表现。而在作品中引进其它材料媒体并组合在一起,则可藉不同材料之间的材质特性,相互对映,造成欣赏者在视觉上的特殊反应,而达到作者所预期的效果。所以,在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中,为了表现异质材料的「冲突性」或「谐和性」,而选用「仿制」手法或使用「真材实料」,其根本的意念是完全不同的。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存竞争所衍生出来的环境污染、人际关系恶化日益严重,各种病态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在现代陶瓷艺术中,以此做为主体来探讨的也不少。近十余年来,由于环境、空间要素在现代美术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艺术作品的表现,已不局限于作品本身,在作品四周的空间及相邻的物体,都可视为作品的延伸,或者说作品表现的概念可随着四周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引此,陶瓷艺术创作也受到这种创作概念的影响,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这种类型的作品之中,有些是在烧制完成后只是一堆「物体」,必须运到适当的展示场所予以装置组合后,才能成为「作品,。有些作品则依照展出场所的状况,可变更作品展出的形式,甚至结合其它不同的媒体呈现出来。尤其陶瓷材料来自大地,与环境、空间存在着极为特殊的关系。而陶瓷材料过火粹炼中产生质变的历程,使得结合环境、空间要素的整体作品,产生了更为深层的意义。

  艺术创作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心中各种思想、意念的表达,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由于材料种类的多样性与成形方法的便利性,使得现代陶瓷艺术表现的形式极为丰富。当今的陶瓷艺术,已与现代艺术潮流紧密地结合,而使得创作的范畴不断扩大,在现代艺术的洪流之中,也由于陶瓷媒体的溶入,丰富了艺术表现材质的多样性,而就陶瓷艺术创作表现而言,借着各种新观念的产生与新材质的应用,增进了陶瓷艺术作品的多样化,也增添了陶瓷艺术表现的可能性。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微信扫码

咨询电话

0375-697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