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

[日期:2009-03-06] 来源:中华汝瓷网  作者: [字体: ]

  
            《鹳鱼石斧》图——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

鹳鱼石斧图彩陶瓮(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汝州市)阎村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鹳鱼石斧纹彩陶缸,一九七八年在河南临汝(今汝州市)阎村出土。器形为敞口、圆唇、深腹,器高47公分、口径32.7公分、底径19.5公分。器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腹部绘有《鹳鱼石斧图》 (或称鸟鱼石斧)。

  《鹳鱼石斧图》分为两个部分。器的左边画了一只圆眼、长嘴、两腿直撑的水鸟,它昂首,身躯微微后倾,嘴上衔一条大鱼。图的创作很注意通过细部处理强调表现对象在运动中的姿态以及它们生活的某种情状,创作者似乎是为了追求一定的情感才去作画的,通过这些动物形象传达的某种神情,以唤起观者的联想。在器物的右边竖立着一把装有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石斧在先民征服与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鸟、兽、斧的组合并非偶然。图中鹳与鱼面对石斧,寓意着先民对劳动生活的特殊审美气质,与对劳动工具的崇拜,以祈求工具保佑人们吉祥、平安和丰收的生活。图中的鹳直接用色彩平涂形体,而鱼、斧则根据不同的审美需求用粗浓的线条勾勒轮廓,转折、起伏、刚柔互用的绘制,以表现物的形态与神情,达到形神兼备的审美要求。 《鹳鱼石斧图》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中国新石器时代美术创作上的最高成就。
   
彩绘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约6500年——5000年)高47厘米、径32厘米、底径20.1厘米,1980年河南省临汝县(汝州市)阎村出土,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为国家一级文物,国家文物局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这件陶缸是目前所见面积最大的一幅史前彩陶绘画,由于具备了勾线、填色、没骨等后来国画的基本特点,有学者视为中国画的鼻祖。


相关文章:一、中山寨遗址
 
    红色的夹砂、泥质陶片,残断石器及西周、汉代陶片,内涵丰富。
  位于临汝县纸坊乡中山寨下面及周围,西距县城75公里。遗址依山傍水,地势北高南低,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4米。村旁渠边断崖上的袋形灰坑,夹杂着大量红陶片、黑陶片、石器等,连绵不断,地表还散存有数量颇多的彩陶片,红色的夹砂、泥质陶片,残断石器及西周、汉代陶片,内涵丰富。

  从遗址中采集到的石器,有圆柱形石磨棒,近方形石磨盘,拱背石镰。石镰的刃部有整齐而排列密集的细小锯齿。石铲做工精细,器物薄而大,圆弧形刀。遗址文化内涵属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文化性质从母系氏族社会早期一直延续到父系氏族社会。1983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二 《鹳鱼石斧图》赏析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绘画艺术作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童年,即史前时期,就放射出奇光异彩。

    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中国史前绘画艺术遗存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和地画。其中最主要的是彩陶画。仰韶文化中的彩陶画是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

    仰韶文化是因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而得名的。其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仰韶文化遗址颁分布地域东到豫东,西至甘、青接壤地区,南达鄂西北,北抵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而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先民善于制作彩绘的陶器。

    1978年,在河南临汝阎村出土了一件陶缸。其器形为敞口、圆唇、深腹,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腹部是彩绘《鹳鱼石斧图》。这幅《鹳鱼石斧图》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

   《鹳鱼石斧图》画面纵37厘米,横44厘米。在绘画史上,它不仅反映了人类童年绘画萌芽时期的艺术风格,而且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整幅作品的内容分为两组: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左边画的是一只圆眸、长喙、两腿直撑地面的水鸟。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

    石斧是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的生产工具。人们用石斧砍倒荆棘,开辟田地。人们用石斧防御猛兽袭击,保护自身安全。石斧在原始人征服、改造大自然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然,原始人对石斧产生了崇拜的心理。画面上的石斧是经过作者精心艺术加工处理的,它不是简单地静物写生。真实情况,石斧只能随意平放,不会自然竖立。作者让石斧巍然屹立在画面右边,斧刃朝向外边,形象严肃,一丝不苟,显示出巨大的威力,石斧被赋予灵性,人格化了。它已经成为氏族图腾,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了。画面上的水鸟,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鹳,但也有少数研究者认为是鹭。不管是鹳也好,还鹭也好,都是能给原始氏族带来欢乐、吉祥的益鸟。鹳衔着大鱼,虔诚地面对石斧,意味着向石斧奉献供品,祈求石斧保佑氏族平安、吉祥、欢乐、丰收。这幅彩陶画极有可能是原始氏族图腾崇拜礼仪场面的一个特写镜头。

    一般彩陶上的绘画以装饰纹样为主,像这种描绘物象的绘画罕见。《鹳鱼石斧图》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纹饰绘画与器物密切结合,而物象绘画与器物形状基本脱节,绘画的独立性增强了。整幅作品中,鹳、鱼、石斧的描绘极具绘画性。无论是形象的塑造,还是画面的构思,都不像纹饰绘画那样考虑如何与器形有机结合,而它仅仅是以陶缸腹部表面作画而已。在这里,绘画性彩陶与几何纹彩陶的分离,以至绘画与陶器的分离,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审美观念、创作思想及绘画技巧向更高阶段演进的体现。

《鹳鱼石斧图》的表现手法与创作思想具有以下特色:

    作者根据石斧、鹳、画的不同形象、内容和要求,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去表现。石斧和鱼,用黑色线条勾勒轮廓、起承转合刚柔互用的笔致,把表现对象的形状和神情描绘得十分生动;鹳则直接用色彩涂染形体,惟有眼睛,用浓重的黑线勾圈,中间用黑色圆点表现眼睛,显得分外有神。这幅作品已经孕育了中国绘画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两种基本形式──勾勒和没骨。

    用黑色线条准确地勾勒出石斧的真实形象,并赋予它灵性,把它人格化,让它巍然屹立在画面上,从这样的构思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中国史前绘画艺术家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思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马执斌)

文章三珍视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

    中国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生,而在中国区域内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逐步形成中国画的个性和特点,因此,它具有中华民族的气质、情感和文化特性,由此奠定了中国画在世界绘画史中独立的地位,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画种和画派都不能替代的。从五千年前庙底沟时期的遗址发掘中,我们看到出土的陶器上彩绘的鹳、鱼、石斧图,以稚拙而豪放的粗线,生动地刻画了鹳鸟硕壮、洁白的形体,衔鱼的头部稍后倾的神态,石斧的向外勾出,在构图和色彩上都与鸟形成对比的平衡与有机的联系,表现出人类上古时代的绘画,通过一个印象、感觉来表达作者最生动的感受和纯朴的艺术趣味。由此可见,那时我们的祖先,已探索到对称美和形式美的规律,同时已经能够把这些感受表现在绘画上。

  中国画随着中国文字的发展,从“具象”到“抽象”,有了传统绘画中的“以墨代色”、“以白代黑”等,这是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传神论”,通过“形”来表达“神”,这是中国绘画从具象发展到抽象形态的理论根据。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和东晋提出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绘画理论,是中国绘画抽象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哲学基础。中国绘画的形神,体现在笔墨情趣和离形得意之中。在构图上不受透视科学的约束,能动而自由地表现对象的形体与空间,达到“虚实相生、无画皆成妙境”的特殊效果,展现了自身不同于西画的中国特色。应该说,这也是西方艺术家在19世纪末期就普遍地对东方艺术感兴趣的原因。到秦汉时期,中国绘画就非常注重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积极探求创作“真”与“似”在艺术中的地位作用与辩证关系。我国的花鸟画,经唐宋两代的发展,已经成为与人物画、山水画并称的三大科目之一,“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可见在宋代,花鸟画和山水画同样进入了繁荣的发展时期。到了元代以后,文人画崛起,追求“画中有诗”、“诗融于画”的境界,把画与诗文融为一体。其手法上,更偏重于“写意”而轻“写实”,求“神似”而忽视“形似”,以追求意境和神韵的表达为主旨。这个时期的中国画,讲求立意为象,妙取神韵;形随意变,夸张变形;去粗取精,以少胜多;联想臆造,聚合成形;以意设色,赋彩随情;在无意处留精神,主张追求物象之外的理想美和抽象美感。到了近百年来所出现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三位艺术大师,更是把中国画、特别是花鸟写意画推向一个新的艺术天地。

  今天,中外绘画艺术正在不断摆脱自然、礼仪上的约束和远近、明暗法则的制约,以及传统流派的种种限制。有一部分正向着主观、抽象、有时甚至是观念性、直截了当的自我表现方面发展。20世纪现代绘画各种流派的诞生,无不在不断探索之中,追寻到原始社会的浑朴天真,感到艺术应高于生活,应是作者主观精神世界的反映,也主张追求“不似之似”,“寓意象征”,“借物叙情”,追求“外形的简练和表现的丰富”,“更少就是更多”,“不和谐的和谐”的艺术表现,在技法上逐步抛弃光影、块面,而转向明暗、线条的东方表现手法,从写实转向写意,从具象转向抽象,使艺术达到新颖、简朴的高层境界。这些东西方艺术的相互呼应、同气相求,不谋而合的内在呼应,以及广阔的未来,使我们看到了世界艺术的共性和个性。

  因此,作为置身于博大精深的中国画领域的中国艺术家,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渊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娴熟的中国画技法,饱览名山大川,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社会和积累生活素材,具有宽广的胸怀和社会发展的大视野,这样才具备中国画家的起码资格,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画。

  所有的绘画艺术以及画家都存在民族性问题,凡是新颖的东西,简朴的艺术品,都带有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色彩。绘画艺术,永远不会有统一的国际化标准。是不是可以说,一个蔑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画家,一个失去民族之根的“画家”,他的作品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绘画艺术必须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就艺术的创新而言,并非只是摆弄一些技法,而必须在立意上下功夫,追求画外的造化,及更深的意境和情感,艺术是一种高尚的创造、理想境界的追求、人性的返朴归真,这是艺术家创作的宗旨。一个艺术家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缺乏深邃的艺术修养和新颖的创新意识,就会堕入世俗的浊流,使作品格调低下,即是有巧夺天工的绘画技巧,也不过是一个匠人而已。

  真正的艺术家们,要领悟其“道”,而不应追寻其“迹”,要在认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立足于对民族艺术现代审美价值的再开发,对现代文明优势的再创造,能够并善于吸取外来艺术之长,大胆放手,发挥自己的独特天赋与个性,尽可能把绘画艺术的独特功能发挥出来,并进而推向到极致,以独特的艺术风貌,创造出别人无法替代的艺术来。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微信扫码

咨询电话

0375-697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