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基本知识(下)
2009/3/6 18:50:19
信息窗 | 知识窗 | 海外传真 | 时尚前沿 | 品牌纵横 | 商贸信息 | 技术手册 | 实用技术 | 学术论坛 | 行业标准 | 网上书城 | 求职与招聘 图片库 | 数据库 | 企业管理 | 企业之窗 | 陶瓷艺术 | 技术交流 | 技术转让 | 文献中心 | 专利技术 | 陶瓷论坛 | 陶瓷分站 | 企业与产品 首页 >> 陶瓷艺术 >> 古陶瓷-古陶瓷知识 >> 正文[返回] 按标题 按内容 陶瓷工艺基本知识(下) 浏览人数:1163 [2004-12-22]
D 火的作用
烧窑时由于温度的上升速度、火焰的性质以及冷却方法等之不同,虽用同样的原料在同一温度下烧制,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结果。所以说烧窑这件事,窑内自不用说,就连风向和气压的变化。乃至空气的温度各方面,都必须充分加以注意。
如何使这种温度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而上升,并且能善于巧用火焰,这在烧瓷技术当中是最重要、最困难的。因此,在从前烧窑工人中间流传着所谓“一烧、二土、三细工”的谚语,而且过去曾有许多窑厂保持着在烧窑前先供酒祭神,然后再点火的迷信习惯,如今不少古窑址仍有窑神碑、庙的遗存便是左证。现在当然可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烧窑了。
一般说来,烧成的温度在最初较低,到后来由于从无窑到有窑,又因为窑的结构逐步改进和烧窑技术的发展,所以烧成温度逐渐提高(参见表5)。
表5 中国古陶瓷烧成温度
时 代
出 处
品 种
烧成温度℃
新石器时代
浙江余姚
河姆渡第四期文化层夹炭黑陶
850~900
新石器时代
江苏金山
良诸文化黑陶
940±20
新石器时代
江苏青浦
青莲岗文化灰陶
990±20
新石器时代
山东城子崖
龙山文化薄胎黑陶
1000℃左右
商 代
河南郑州
殷早期红陶
1000±20
西 周
陕西长安
灰 红 陶
1000±20
东 周
山西侯马
釉 陶
1230±20
西 汉
釉 陶 瓷
1270±20
△东 汉
浙江上虞
黑 瓷
1240±20
△西 晋
辽宁抚顺
黑 瓷
1230±20
△东 晋
浙江德清
黑 瓷
1150±20
北 朝
河北景县
封氏墓青瓷
1200±20
唐
河南巩县
白 瓷
1150±20
△唐
河南巩县
黑 瓷
1290±20
△唐
山西浑源
黑 瓷
1320±20
△宋
福建建阳
建窑黑瓷
1310±20
△宋
河北曲阳
定窑酱釉瓷
1350±20
△宋
河北磁县
磁州窑黑瓷
1310±20
宋
浙江龙泉
龙泉窑青瓷
1200±20
宋
江西景德镇
湖田窑影瓷
1100~1150
△金
山西怀仁
黑 瓷
>1300
△元
山西临汾
黑 瓷
>1300
△元
江西景德镇
湖田窑黑瓷
1250±20
明
江西景德镇
宣德官窑青花瓷
1200±20
明
江西景德镇
万历官窑五彩瓷
1200±20
清
江西景德镇
康熙官窑五彩瓷
1300±20
清
江西景德镇
雍正官窑粉彩瓷
1300±20
[注]本表摘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及国家建材总局建筑科学研究院(指表中加△者)对古陶瓷的测试报告。
至于瓷器或陶器表面上所有的红、绿、黄、紫等彩绘,温度都较低,约在600~850℃左右,而且是后烧上去的。
唐三彩与彩绘瓷器不同,并非两次烧成,而是在开始时便挂上着色釉,仍在750℃上下烧成的。汉代的绿陶(有时因长年被空气与温气侵蚀而成银色)也是与唐三彩差不多用同样温度烧成的。
陶瓷有种种颜色,这此颜色都是由其中所含的金属生出来的。但即或含有等量的同样金属,也会由于它本身与氧结合的情况不同,而使产生的颜色有很大的区别。例如景德镇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