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莫测话汝窑
2009/3/6 18:50:20
众所周知,创烧于北宋的汝瓷经过短短二十多年便神秘的消失了。这不仅成了今人的弦思遗念,南宋人早已是“近尤难得”,在近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人神思梦绕,祈盼自己拥有一件汝瓷,民间中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家有万贯财产,不如汝瓷一件”,可想,汝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瓷,为何俱有这般神奇的魅力,在众多的收藏家中(特别是古陶瓷爱好者)因无缘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或与它亲密接触,一直是件憾事,就连终身至力于陶瓷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因汝瓷的稀少珍贵不能亲自抚摸,遗憾至今。不仅如此,由于近年拍卖价达到天文数字,更给它增加了神秘的色彩。
北宋是中国制瓷业的高峰,其造瓷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除了汝、官、哥、定、钧这五大名窑外,龙泉、耀州、磁州等诸多窑系也大放异彩,在中国乃至世界制瓷业中都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而这众多的窑系中,汝窑可谓是独领风骚-瓷出天惊。
最近,笔者有幸与这旷世杰作有缘,与她进行了亲密的接触。下面,就让我们来揭开这一层神秘的面纱。
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着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这便是被后人称作御用瓷的首选一天青。真正的汝官窑就是这一色彩。其实,中国古代高古瓷都是以天青、天蓝、月白这一青色系作为那个时期的主色调,汝瓷也不例外,特别是官汝,它既显示了古朴、典雅,又有一股皇家气派。而最引人入胜的便是她的釉色,汝瓷能逐鹿群雄,跻向宋代五大名窑,就是靠的釉质,晶莹、匀润、似翠类玉,最大的原由是用了玛瑙汁,似少女含羞的脸,非常粉嫩,透出几点骄人的红晕和红斑,非常艳丽,而在不同的光线下又能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由于玛瑙的名贵,据说在北宋宫中禁止大量烧造,所以显得异常珍贵,再一个就是它的开片,也是很有特色的,蝉翼纹、细碎开片也是它典型的纹式,其纹线为乳白色,可能是因为柴烧的原故。也就是被专家称作“钙化现象”。另外,釉质中若影若现的棕眼现象也是耐人寻味的,虽有些已破裂,仍象散落在天空中的星辰,争相斗艳。除此,玛瑙汁水在浇釉中形成了凝脂,(即腊泪状)器足呈八字型,往外裹;底足有三个细小的支钉;(人称芝麻花)胎骨为灰白色;整个器身微泛黄。正如已故著。古玩专家赵汝珍先生在书中所言“汝窑系淡青色其釉为玛瑙屑所制器色如哥而深微黄似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汁中棕眼隐若蟹瓜者真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土脉质地较官窑尤滋润者尤难得也”。赵先生短短的几句话,把汝瓷描绘得恰如其分,不愧为一代大师。
除了上述汝瓷的特征外,最令笔者心旷神怡的是闻吠此器,你会感到一烟薰的肉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历经数百年,这醉人的芳香来自何处,这是一个謎,还有待考证,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她还能给你玩一个小小的魔术,玩法是:当你看了看釉汁的粉红处,然后闭上眼睛,约莫二、三分钟后,当你再次睁开眼睛看它时,这粉红的颜色便神秘地消失了。笔者同她玩了数次这样的游戏,每一次都让人遐想,让人陶醉,更给汝增加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