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宋·周辉《清波杂志》、陆游《老学庵笔记》、周密《武林旧事》、杜绾《石谱》、欧阳修《归田集》、明·曹昭《格古要论》、《正德汝州志》等书,曾记载有汝瓷的始况。“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宁人叶寘《坦斋笔衡》清说郛本,曾有“汝窑为魁”的赞语。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目前,传世的汝瓷全世界仅存不到百件,成为稀世珍宝,历代帝王视之为吉祥之物,汝瓷也成为官宦人家的富贵象征。历朝历代的昌平盛世时,都有人仿烧汝瓷,乾隆皇帝还专门让景德镇仿烧汝瓷。然而,由于汝瓷的配釉独特,工艺失传,无一成功。所以,清代的汝州诗人孙灏便发出了“人巧久绝天难留,窑空烟冷其奈何”的哀叹。
  复兴之路
  1957年,周恩来总理明确指出,要恢复全国五大历史名窑的生产,强调要优先恢复汝窑的生产,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国家轻工部做出了《关于恢复历史名窑的决定》。周总理的批示很快下达到了当时的洛阳地委,洛阳地委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精神很快传达了当时隶属洛阳地委临汝县(现汝州市),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汝窑生产。
  临汝县县委、县政府很快就就着手研究如何恢复汝窑。当时临汝县有一个汝瓷厂,它的前身是1940年一位乡绅创办的民生陶瓷厂。新中国成立后,瓷厂老板不知所踪,原厂被接管下来,成立临汝县汝瓷厂。
  1957年,周总理号召恢复汝窑生产,老工人郭遂接受了试验豆绿釉的任务,于1957年釉料研制取得突破,进入试烧阶段。1958年人民大会堂河南厅需要展示本地的汝瓷文化,当时的权宜之计是,采用氧化铜做釉料,达到接近汝瓷的效果。同年在郭遂和孟祥泰、裴庭普、杨桂荣的共同努力下,研制出汝瓷大型透花盆、洗字盘等产品,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郭遂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等的亲切接见。
  1961年,时任临汝县磷肥厂党委书记的张全被县委主管工业副书记刘振邦叫去谈话,刘振邦说,组织上决定让你担任汝瓷厂的党支部书记,希望你到任后着种将汝瓷试验工作抓起来,不要辜负组织上的信任。
  为了试验烧制出真正的汝瓷,张全和试验组的同志们跑遍了汝州周边的高山大川寻找古窑址和古瓷片,有一天,他和郭遂在一条小河边发现了几片小汝瓷片和没有烧成的汝瓷残坯片,拿到厂里放到窑中试烧后,釉面出现和古瓷接近的颜色,这之后烧制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因为窑工值班太累打瞌睡,忘记了添煤导致温度下降,之后又加快了添煤速度,煤没有充分燃烧,窑里出现了黑烟,按行话叫“污火”,烧出的碗底出现绿的蓝的釉色,这为汝瓷研制找到了曙光,当时郭遂大字不识一个,每次实验都是靠感觉进行。为了加快汝瓷研究步伐,临汝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抽调专业人员帮助郭遂。早在1958年,临汝县大炼钢铁,急需化验人员,县政府从临汝县一高抽调了数名学生来到县钢铁化验室工作,孟玉松是这批化验员中的佼佼者,她对硅酸盐无机化分析有独到的见解,县委抽调她参与汝瓷研究,她满口答应,当天就到到汝瓷厂报了到。在多人的努力下,汝瓷的烧制经过不断探索,终于烧制出第一批真正的豆绿釉。
  豆绿釉烧制成功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河南省科委、洛阳地区科委联合在临汝县西大街向阳旅社召开试验成功鉴定会,著名陶瓷专家李国桢等参加了鉴定会,当时的《海南日报》等国内外媒体,都对此做了报道。
  1963年汝瓷开展大规模试验生产,当年的第一批汝瓷豆绿釉产品参加了全国古陶瓷博览会。
  1971年由洛阳地区组织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