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的调查和研究认为:北宋汝官窑应在便于朝廷管理的州衙附近。为此,他在仿烧汝官瓷的同时,又在汝州城内苦苦的寻找他心中的的汝官窑遗址。
10年寻觅不寻常。从1989年开始,无论谁家盖房,朱文立总要守候在现场,有时还要拿起铁锨翻土寻找。不知内情的人说他是一个“神经蛋”。2000年春的一天,张公巷一居民在院内见新房,朱文立在挖掘现场捡到了数十件典型的窑具,有盘式、桶式、漏斗式的。这些发现佐证了自己多年的猜想:这里是宋代的一个窑址,他和文化局的领导一起向省文物局汇报。省文物局委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来调查挖掘。这次挖掘出土了一些瓷片和窑具。初步断定它是一处窑址。2001年2月10日,市长丁少青在北京邀请陶瓷专家举行汝官窑遗址研讨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张公巷挖掘出的瓷片是汝窑瓷片。紧接着朱文立又带着瓷片来到上海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古陶瓷专家汪庆正等反复对瓷片进行了研究和比照,认为汝州张公巷出土的汝瓷片和 世界上仅有的现存上海博物馆的4块青釉标本是同一窑场、同一类型的产品。汪庆正万分高兴地说:上海博物馆珍藏的4块青釉标本终于在张公巷找到了娘家。汪庆正首次提出了张公巷窑可能是北宋官窑。
然而,历史不能靠想象去补充,在对待历史时我们只能采取严谨的态度。
二次挖掘开始了。张公巷窑址在一步步的挖掘中日益逼近了本真。
2001年5月,居住在张公巷1号的居民高某家翻建新房,文物部门前去钻探,在该院内钻出了一些素烧胎片。在北墙根的一棵树下又出土来了60多片素烧胎片。通过证实性钻探,又发现了比2000年春更为丰富的瓷片和窑具等,并发现了不明显的作坊遗迹和较多的素烧坯碎片。二次挖掘证明了张公巷窑遗址的存在。
三次挖掘,张公巷展露辉煌。从2004年2月8日开始,省文物部门在张公巷1号与张公巷一路之隔的汝州中大街两个居民院里同时开始了发掘。为了不漏过任何蛛丝马迹,专家规定,每铲土都要过筛子。虽然发掘面积不大,仅古钱币就有330多枚。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终于出现了惊人的景观:在3号探方第六文化层发现了张公巷窑生产的青釉瓷堆积,其中一个灰坑内出土了能复原的青瓷器44件,弥足珍贵。接着,又在4号坑内发现了大量堆集制坯原料,地层里又出现了唯一的一件保存完整的骨质修坯工具。并发现了大量的匣钵。
惊人的发现,令世人瞩目。
2004年5月22日,中外48位专家和学者聚首张公巷,对张公巷古窑遗址进行认定,初步判断:张公巷就是陶瓷考古界苦苦寻觅许多年的的北宋官窑遗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向与会专家介绍说:青釉瓷是张公巷窑烧制的唯一产品。从整体上看,它既不同于临汝窑的豆绿釉,也有别于宝丰清凉寺窑的天青色,釉色可分为卵青、淡青、灰青、青绿和天青等。出土的窑具以匣钵、垫圈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匣钵外壁涂抹耐火泥 的部分占60%左右,这种工艺仅见于宝丰清凉寺汝窑,支烧工艺也于汝窑一致,这说明张公巷窑的烧造工艺来源宝丰清凉寺窑。张公巷窑烧制的产品制作讲究,质量上乘,显然不是一般的民间用瓷,它的性质是官窑。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上海博物馆副官长汪庆正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发言说:认定张公巷窑址为北宋官窑有两个依据,一是它不同于汝窑(清凉寺);二是它与南宋官窑是传承关系。从张公巷出土的瓷片来看,它有别于汝窑瓷片。一是瓷片的胎里含锰少,胎质比汝窑白;二是釉总体上来说呈乳浊状,比汝窑的厚点;三是出现了较多的圆形支钉痕,汝窑为芝麻支钉痕;四是瓷片上的开片鱼鳞纹较多。这就与南宋官窑联系起来了,在杭州发现的修内司官窑和郊台下官窑的瓷器上有圆形支钉痕,还有大量的鱼鳞纹瓷片。这说明南宋官窑是从北宋官窑演变而来的,而北宋官窑的前身就是汝窑。张公巷出土的这批东西,除了官窑之外一般民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