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产品、改进工艺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践者说
 
  两大产业一路同行
 
  □张玉 (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长)
 
  11月1日至5日,在杭州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郭爱河的摊位前,杭州市民和游客排起了长队,他们都是慕名前来购买三彩工艺品的。充满创意的三彩工艺品《中国人》,最终摘取了此次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杭州市民和游客排队买三彩工艺品的现象,传递出强烈的市场信息:工艺美术产业与旅游产业完全可以紧密结合,互动发展。在旅游纪念品开发、工艺美术基地旅游点建设等方面寻求结合点,如把工艺美术品企业开辟为旅游景点,在旅游景点开设传统工艺美术品专营店等,都是可以探索和实践的思路。
 
  创意为赢扩发展空间
 
  我省的美术陶瓷分布在开封、洛阳、平顶山、焦作、鹤壁、许昌等地,有钧瓷、唐三彩、澄泥砚、汝瓷、官瓷等10个品种。
 
  纵观历史,美术陶瓷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以钧瓷为例,从唐钧的氧化焰颜色釉、发展到宋钧的还原焰颜色釉,可以说是创新。那么现代的钧瓷如何创新?孔家钧窑的山水釉,曾获得国家专利,其釉色表现出水墨山水的意境,直观传达了美的信息。它不同于传统的点斑,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这就是一种创新。如果山水釉这样的钧瓷创新品种多起来,以直观而强烈的美将人们带入博大精深的钧瓷文化殿堂,能够更好地扩大钧瓷的影响力。
 
  钧瓷作为传统优秀瓷种,仅把它划定在陈设观赏瓷的范畴内,是十分可惜的。钧瓷的发展一定要走赏用结合的道路。近年,喝功夫茶成了流行的时尚生活方式,孔家钧窑顺势推出了功夫茶具“钧瓷美壶”,找准了与市场的结合点,满足了游客的鉴赏、收藏、实用等需求,也拓展了钧瓷的发展空间。
 
  从民间来到百姓中去
 
  昨天的工艺品是今天的文物,今天的工艺品是明天的文物。河南的传统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应怎样积极寻求产业合作,开拓市场?
 
  河南工艺美术的发展思路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从民间来,到百姓中去”。“从民间来”讲的是生产的区域化,体现了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特点:作坊式、家庭式的生产方式,师傅带徒弟的传艺方式,地域特色鲜明等。“到百姓中去”讲的是消费的大众化,要解决市场问题,即批量生产让老百姓买得起的工艺美术精品。当前,我省一些工艺美术大师正在实践这一理想,培养了一批工艺美术接班人,为国粹的传承、发展、创新、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与大师同行
 
  瓷
  品牌是这样炼成的
 
  □孔相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我从事陶瓷艺术的设计与创作已近30年,尤其醉心于高档艺术陶瓷的研制与生产,1992年创建孔家钧窑有限公司,并担任主创设计师、艺术总监。
 
  在这个品牌竞争时代,传统工艺美术也应建立品牌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深感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对工艺美术大师的知识产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往,大师千辛万苦设计出的艺术品被频频“盗版”,不仅产品粗制滥造,而且随便堆放在一堆廉价物品里叫卖,市场看似繁荣,实则是以国粹的流失为代价,降低了国粹的历史、文化及艺术“含金量”。
 
  2002年,孔家钧窑荣膺“河南名牌”称号;2005年又获“中国钧瓷名窑”荣誉。借助品牌的力量,孔家钧窑的产品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市场。2005年9月,孔家钧窑创意制作的“和平宝鼎”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钧瓷《伟人尊》被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收藏;2006年创作的钧瓷“丰”尊作为国礼赠送给东盟国家领导人。   
 
  □王素花(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汴绣有近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华汝瓷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